更多与北史无弹窗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收藏优格小说网
|
![]() |
|
优格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北史 作者:李大师、李延寿 | 书号:10199 时间:2017/3/26 字数:28033 |
上一章 卷五十九 下一章 ( → ) | |
隋宗室诸王 蔡景王整 滕穆王瓚 道宣王嵩 卫昭王慡 河间王弘 义城公处纲 离石太 守子崇 文帝四王 炀帝三子 蔡景王整,隋文帝之次弟也。文帝四弟,唯整及滕穆王瓚与帝同生,次道宣王 嵩,次卫昭王慡并异⺟。整,周明帝时以武元军功,赐爵陈留郡公。位开府、车骑 大将军。从武帝平齐。力战而死。文帝初居武元之忧,率诸弟负土为坟,人植一栢, 四 ![]() ![]() ![]() 子智积袭。又封其弟智明为⾼ ![]() 整娶同郡尉迟纲女,生智积。开皇中,有司奏智积将葬尉太妃,帝曰:“昔几 杀我。我有同生二弟,并倚妇家势,常憎疾我。我向之笑云:‘尔既嗔我,不可与 尔角嗔。’并云:‘阿兄止倚头额。’时有医师边隐逐势,言我后百⽇当病癫。二 弟私喜。以告⽗⺟。⽗⺟泣谓我曰:‘尔二弟大剧,不能爱兄。’我因言:‘一⽇ 有天下,当改其姓。夫不受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当改之为悖。’⽗⺟许我 此言。⽗⺟亡后,二弟及妇又谗我,言于晋公。于时每还, ![]() 智积在同州,未尝嬉戏游猎,听政之暇,端坐读书。门无私谒。有侍读公孙尚 义,山东儒士,府佐杨君英、萧德言,并有文学,时延于坐。所设唯饼果,酒才三 酌。家有女 ![]() ![]() ![]() ![]() ![]() ![]() 十二年,从驾江都,寝疾。帝时疏薄骨⾁,智积每不自安,及遇患,不呼医。 临终,谓所亲曰:“吾今⽇始知得保首领没于地矣!”时人哀之。有子道玄。 滕穆王瓚,字恆生,一名慧。仕周,以武元军功,封竟陵郡公,尚周武帝妹顺 ![]() 宣帝崩,文帝⼊噤中,将总朝政,令废太子勇召之。瓚素与帝不协,不从,曰: “作隋国公恐不能保,何乃更为族灭事琊!”文帝作相,拜大宗伯,典修礼律,进 位上柱国、邵国公。瓚见帝执政,恐为家祸, ![]() 瓚妃宇文氏,素与独孤皇后不平,至是郁郁不得志, ![]() 纶字斌褵, ![]() 纶以穆王故,当文帝世,每不自安。炀帝即位,尤被猜忌。纶忧惧,呼术者王 琛问之。琛答曰:“王相禄不凡。滕即腾也,此字⾜为善应。”有沙门惠恩、崛多 等,颇解占候,纶每与 ![]() 大业七年,帝征辽东,纶 ![]() ![]() ![]() ![]() 纶弟坦,字文褵,初封竟陵郡公,坐纶徙长沙。 坦弟猛,字武褵,徙衡山。 猛弟温,字明褵,初徙零陵。温好学,解属文,既而作《零陵赋》以自寄,其 词哀思。帝见而怒之,转徙南海。 温弟诜,字弘褵,前亦徙零陵。帝以其修谨,袭封滕王,以奉穆王嗣。大业末, 于江都为宇文化及所害。 道宣王嵩,在周以武元军功,赐爵兴城公。早卒。文帝受禅,追封谥焉。以滕 穆王瓚子静袭。卒,谥曰悼。无子,以蔡王智积子世澄袭。 卫昭王慡,字师仁,小字明达。在周以武元军功,于襁褓中封同安郡公。六岁 而武元崩,为献皇后所养,由是宠爱特异诸弟。年十七,为內史上大夫。文帝执政, 授蒲州刺史、柱国。及受禅,立为卫王,所生李氏为太妃。慡位雍州牧、右领军大 将军、权领并州总管、上柱国、凉州总管。慡美风仪,有器局,政甚有声。大军北 伐,河间王弘、⾖卢勣、窦荣定、⾼颎、虞庆则等分道而进,以慡为元帅,俱受慡 节度。亲率李充等四将出朔州,遇沙钵略可汗于⽩道,接战,大破之,沙钵略中重 疮而遁。帝大悦,赐慡真食梁安县千户。六年,复为元帅,步骑十五万出合川,突 厥遁逃。徵为纳言。帝甚重之。未几,慡疾,帝使薛荣宗视之,云众鬼为厉。慡令 左右驱逐之。居数⽇,有鬼物来击荣宗,走下阶而毙。其夜慡薨,年二十五。赠太 尉、冀州刺史。子集嗣。 集字文会,初封遂安王,寻袭封卫王。炀帝时,诸侯王恩礼渐薄,猜防⽇甚, 集忧惧,乃呼术者俞普明章醮以祈福助。有人告集呪诅,宪司希旨,锻成其狱,奏 集恶逆,坐当死。诏下其议,杨素等曰:“集密怀左道,厌蛊君亲,是君⽗之罪人, 非臣子之所赦,请论如律。”时滕王纶坐与相连,帝不忍加诛,除名远徙边郡。天 下 ![]() 河间王弘,字辟恶,文帝从祖弟也。祖爱敬,早卒。⽗元孙,少孤,随⺟郭氏 养于舅族。及武元帝与周文建义关中,元孙时在鄴,惧为齐人所诛,因假外家姓为 郭氏。元孙死,齐为周灭,弘始⼊关。与文帝相得,帝哀之,为买田宅。 弘 ![]() 庆倾曲善候时变。帝猜忌骨⾁,滕王纶等皆被废放,唯庆获全。累迁荥 ![]() ![]() ![]() 世充既僭伪号,降爵为郇国公,复为郭氏。世充以兄女 ![]() ![]() ![]() ![]() ![]() ![]() 义城公处纲,文帝族⽗也。生长北边,少习骑 ![]() ![]() 弟处乐,官至洛州刺史。汉王谅反,朝廷以为二心,废锢不齿。 离石太守子崇,武元帝族弟也。⽗盆生,赠荆刺史。子崇少好学,涉猎书记, 有风仪,爱贤好士。开皇初,拜仪同,以车骑将军恆典宿卫,后为司门侍郞。炀帝 嗣位,累迁候卫将军。坐事免。未几,复检校将军事。从帝幸汾 ![]() 岁余,朔方梁师都、马邑刘武周等各作 ![]() ![]() 文帝五男,皆文献皇后所生。长曰房陵王勇,次炀帝,次秦孝王俊,次庶人秀, 次庶人谅。 房陵王勇,小名睍地伐。周世以武元军功,封博平县侯。及文帝辅政,立为世 子,拜大将军、左司卫,封长宁郡公。出为洛州总管、东京少冢宰,总统旧齐之地。 后徵还京师,进上柱国、大司马,领內史御正,诸噤卫皆属焉。文帝受禅,立为皇 太子,军国政事及尚书奏死罪已下,皆令勇参决。帝以山东人多流冗,遣使案检, 又 ![]() ![]() 勇颇好学,解属词赋, ![]() 后经冬至,百官朝勇,勇张乐受贺。帝知之,问朝臣:“近闻至节,內外百官 相率朝东宮,是何礼也?”太常少卿辛亶对曰:“于东宮是贺,不得言朝。帝曰: “改节称贺,正可三数十人,逐情各去,何因有司徵召,一朝普集,太子法服设乐 以待之?东宮如此,殊乖礼制。”乃下诏曰:“皇太子虽居上嗣,义兼臣子,而诸 方岳牧正冬朝贺,任土作贡,别上东宮。事非典则,宜悉停断。” 自此恩宠始衰,渐生凝阻。时帝令选強宗⼊上台宿卫,⾼颎奏:“若尽取強者, 恐东宮宿卫太劣。”帝作⾊曰:“我有时行动,宿卫须得雄毅。太子毓德东宮,左 右何须強武?如我商量,恆于 ![]() ![]() 勇多內宠,昭训云氏嬖幸,礼匹于嫡。而妃元氏无宠,尝遇心疾,二⽇而薨。 献皇后意有他故,甚责望勇。又自妃薨,云昭训专擅內政,后弥不平,颇求勇罪过。 晋王广知之,弥自矫饰,姬妾恆备员数,唯与萧妃居处。皇后由是薄勇,愈称晋王 德行,后晋王来朝,车马侍从,皆为俭素,接朝臣,礼极卑屈,声名籍甚,冠于诸 王。临还扬州,⼊內辞皇后,因哽咽流涕,伏不能兴。皇后泫然泣下,相对歔欷。 王曰:“臣 ![]() ![]() ![]() ![]() ![]() ![]() 勇颇知其谋,忧惧,计无所出。闻新丰人王辅贤能占候,召而问之。辅贤曰: “⽩虹贯东宮门,太⽩袭月,皇太子废退象也。”以铜铁五兵造诸厌胜。又于后园 內作庶人村,屋宇卑陋,太子时于中寝息,布⾐草褥,冀以当之。帝知其不安,在 仁寿宮,使杨素观勇,素至东宮,偃息未⼊,勇束带待之,故亦不进以怒勇,勇衔 之,形于言⾊。素还,言勇怨望,恐有他变。帝甚疑之。皇后又遣人伺觇东宮,纤 介事皆闻奏,因加媒蘖,构成其罪。帝惑之,遂疏忌勇。乃于玄武门达至德门量置 人候,以伺动静,皆随事奏闻。又东宮宿卫人,侍官已上,名籍悉令属诸卫府,有 健兒者咸屏去之。晋王又令段达私货东宮幸臣姬威,令取太子消息,密告杨素。于 是內外宣谤,过失⽇闻。段达胁姬威曰:“东宮罪过,主上皆已知之。已奉密诏, 定当废立。君能告之,则大富贵。”威遂许诺。 开皇二十年,车驾至自仁寿宮,御大兴殿,谓侍臣曰:“我新还京师,应开怀 ![]() ![]() ![]() ![]() ![]() ![]() ![]() ![]() ![]() ![]() 时姬威又表告太子非法,帝使威尽言。威对曰:“皇太子由来共臣语,唯意在 骄奢, ![]() ![]() ![]() ![]() ![]() 居数⽇,有司承素意,奏“元旻⾝备宿卫,常曲事于勇,情有附托。在仁寿宮, 裴弘将勇书于朝堂与旻,题封云,勿令人见。”帝曰:“朕在仁寿宮。有纤小事, 东宮必知,疾于驿马,怿之甚久,岂非此徒琊?”遣武士执旻及弘付法。 先是,勇尝于仁寿宮参起居还,途中见一枯槐树, ![]() ![]() ![]() 太史令袁充进曰:“臣观天文,皇太子当废。”上曰:“玄象久见矣。”群臣 无敢言者。于是使人召勇。勇见使者,惊曰:“得无杀我琊?”帝戎服陈兵,御武 德殿,集百官立于东面,诸亲立于西面,引勇及诸子烈于殿庭。命薛道衡宣诏废勇 及其男女为王、公主者并为庶人。命道衡谓勇曰:“尔之罪恶,人神所弃, ![]() ![]() 又下诏:“左卫大将军元旻,任掌噤兵,委以心膂,乃包蔵奷伏,离间君亲, 崇长厉阶,最为魁首。太子左庶子唐令则,策名储贰,位长宮僚,谄曲取容,音技 自进,躬执乐器,亲教內人,赞成骄侈,导引非法。太子家令邹文腾,专行左道, 偏被亲昵,占问国家,希觊灾祸。左卫率司马夏侯福,內事谄谀,外作威势,陵侮 上下,亵浊宮闱。典膳监元淹,谬陈爱憎,开示怨隙,进引妖巫,营事厌祷。前吏 部侍郞萧子宝,往居省阁,旧非宮臣,进画奷谋,要 ![]() ![]() ![]() ![]() ![]() 时文林郞杨孝政上尽谏,言:“皇太子为小人所误,不宜废黜。”帝怒,挞其 ![]() 时勇自以废非其罪,频请见上,面申冤屈。皇太子遏不得闻。勇于是升树叫, 闻于帝,冀得引见。杨素因奏言:“勇情志昏 ![]() ![]() ![]() 勇有十男:云昭训生长宁王俨、平原王裕、安城王筠。⾼良娣生安平王嶷、襄 城王恪。王良媛生⾼ ![]() 初,俨诞,帝闻之曰:“此乃皇太孙,何乃生不得地!”云定兴奏曰:“天生 龙种,所以因云而出。”时人以为敏对。六岁,封长宁郡王。勇败,并坐废。上表 求宿卫,辞情哀切,帝览之恻然。杨素进曰:“伏愿圣心同于螫手,不宜留意。” 炀帝践祚,俨常从行,遇鸩卒。诸弟分徙岭外,皆敕杀之。 秦王俊,字阿祗。开皇元年,立为秦王。二年,拜上柱国、河南道行台尚书令、 洛州刺史,时年十二。加右武卫大将军,领关东兵。三年,迁秦州总管,陇右诸州 尽隶焉。俊仁恕慈爱,崇敬佛道,请为沙门,不许。六年,迁山南道行台尚书令。 伐陈之役,为山南道行军元帅,督三十总管,⽔陆十余万,屯汉口,为上流节度。 寻授扬州总管、四十四州诸军事,镇广陵。转并州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初颇有 令问,文帝闻而大悦。后渐奢侈,违犯制度,出钱求息。帝遣按其事,与相连坐者 百余人。于是盛修宮室,穷极侈丽。俊有巧思,每亲运斤斧,工巧之器,饰以珠⽟。 为妃作七宝幕篱,重不可戴,以马负之而行。徵役无已。置浑天仪、测景表。又为 ⽔殿,香涂粉壁,⽟砌金堦,梁柱楣栋之间,周以明镜,间以宝珠,极莹饰之美。 每与宾客伎女弦歌于上。 俊颇好內,妃崔氏 ![]() 俊疾笃,含银,银⾊变,以为遇蛊。未能起,遣使奉表陈谢。帝责以失德。大 都督皇甫统上表请复王官,不许。岁余,以疾笃,复拜上柱国。二十年六月,薨于 秦邸。帝哭之数声而已,曰:“晋王前送一鹿,我令作脯,拟赐秦王。今亡。可置 灵坐之前。心已许之,不可亏信。”帝及后往视,见大蜘蛛、大蛷螋从枕头出,求 之不见。穷之,知妃所为也。俊所为侈丽物悉命焚之。敕送终之具,务从俭约,以 为从世法。王府僚佐请立碑,帝曰:“ ![]() 妃崔氏以毒王故,下诏废绝,赐死于其家。子浩,崔氏所生也。以其⺟谴死, 遂不得立。于是以秦国官为丧主。俊长女永丰公主,年十三,遭⽗忧,哀慕尽礼, 免丧,遂绝酒⾁。每忌⽇,辄流涕不食。有开府王延者, ![]() 炀帝即位,立浩为秦王,以奉孝王嗣。封浩弟湛济北侯。后以浩为河 ![]() ![]() ![]() ![]() 湛骁果有胆烈。大业初,为荥 ![]() 庶人秀,开皇元年,立为越王。未几,徙封于蜀,拜柱国、益州总管、二十四 州诸军事。二年,进上柱国、西南道行台尚书令,本官如故。岁余而罢。十二年, ⼊为內史令、右领军大将军。寻出镇于蜀。 秀有胆气,容貌瑰伟,美有须髯,多武艺,甚为朝臣所惮。帝每谓文献皇后曰: “秀必以恶终。我在当无虑,至兄弟必反。”兵部侍郞元衡使于蜀,秀深结于衡, 以左右为请。衡既还京师,请益左右,帝不许。大将军刘哙之讨西爨,帝令上开府 杨武通将兵继进。秀使嬖人万知先为武通行军司马,帝以秀任非其人,谴责之,因 谓群臣曰:“坏我法者,必在子孙。譬如猛兽,物不能害,反为⽑间虫所损食耳。” 于是遂分秀所统。 秀渐奢侈,违犯制度,车马被服拟于天子。及太子勇废,秀甚不平。皇太子恐 秀终为后变, ![]() ![]() ![]() ![]() ![]() 秀既幽 ![]() ![]() ![]() ![]() ![]() ![]() ![]() ![]() ![]() ![]() ![]() ![]() ![]() 庶人谅,字德章,一名杰,小字益钱。开皇元年,立为汉王。十二年,为雍州 牧,加上柱国、右卫大将军。转左卫大将军。十七年,出为并州总管,帝幸温汤而 送之。自山以东,至于沧海,南拒⻩河,五十二州尽隶焉。特许以便宜,不拘律令。 十八年,起辽东之役,以谅为行军元帅。至辽⽔,师遇疾疫,不利而还。十九年, 突厥犯塞,以谅为行军元帅,竟不临戎。文帝甚宠爱之。 谅自以居天下精兵处,以太子谗废,居常怏怏, ![]() ![]() 及蜀王以罪废,谅愈不自安。会文帝崩,使车骑屈突通徵之,不赴,遂发兵反。 总管司马皇甫诞谏,谅怒,收系之。王頍说谅曰:“王所部将吏家属尽在关西,若 用此等,即宜长驱深⼊,直据京都,所谓疾雷不及掩耳。若但 ![]() 总管府兵曹河东裴文安说谅曰:“井陉以西,是王掌据內,山东士马,亦为我 有,宜悉发之。分遣羸兵,屯守要路,仍令随方略地;率其精锐,直⼊蒲津。文安 请为前锋,王以大军继后,风行电击,顿于霸上,咸 ![]() ![]() ![]() ![]() ![]() 炀帝遣杨素率骑五千,袭王聃、纥单贵于蒲州,破之,于是率步骑四万趣太原。 谅使赵子开守⾼壁,杨素击走之。谅大惧,拒素于蒿泽。属天大雨,谅 ![]() ![]() 先是,并州谣言:“一张纸,两张纸,客量小兒作天子。”时伪署官告⾝皆一 纸,别授则二纸。谅闻谣喜曰:“我幼字阿客,‘量’与‘谅’同音,吾于皇家最 小。”以为应之。 子颢,因而噤锢。宇文化及弑逆之际,遇害。 炀帝三男:萧皇后生元德太子昭、齐王暕。萧嫔生赵王杲。 元德太子昭,炀帝长子也。初,文帝以开皇三年四月庚午,梦神自天而降,云 是天神将生降。寤,召纳言苏威以告之。及闻萧妃在并州有娠, ![]() ![]() ![]() ![]() 昭有武力,能引強。 ![]() ![]() 昭妃慈州刺史博陵崔弘升女。后秦王妃以蛊毒获谴,昭奏曰:“恶逆者,乃新 妇之姑,请离之。”乃娶滑国公京兆韦寿女为妃。昭有子三人:韦妃生恭皇帝,大 刘良娣生燕王倓,小刘良娣生越王侗。 倓字仁安,敏慧美咨容,炀帝于诸孙中特所钟爱,常置左右。 ![]() ![]() 越王侗,字仁谨,美姿容, ![]() ![]() ![]() 宇文化及之弑逆,文都等议尊立侗,大赦,改元曰皇泰。谥帝曰明,庙号世祖, 追尊元德太子为孝成皇帝,庙号世宗,尊其⺟刘良娣为皇太后。以段达为纳言、右 翊卫大将军、摄礼部尚书,王世充为纳言、左翊卫大将军、摄吏部尚书,元文都为 內史令、左骁卫大将军,卢楚亦內史令,皇甫无逸为兵部尚书、右武卫大将军,郭 文懿为內史侍郞,赵长文为⻩门侍郞,委以机务,为金书铁券,蔵之宮掖。于时洛 ![]() 未几,宇文化及以秦王浩为天子,来次彭城,所经城邑,多从逆 ![]() 我大隋之有天下,于兹三十八载。⾼祖文皇帝圣略神功。载造区夏。世祖明皇 帝则天法地,混一华戎。东暨蟠木,西通细柳,前逾丹徼,后越幽都,⽇月之所临, 风雨之所至,圆首方⾜,禀气食⽑,莫不尽⼊提封,皆为臣妾。加以宝贶毕集,云 瑞咸臻,作乐制礼,移风易俗。智周寰海,万物咸受其赐;道济天下,百姓用而不 知。世祖往因历试,统临南服,自居皇极,顺兹望幸。所以往岁省方,展礼肆观, 停銮驻跸,按驾清道,八屯如昔,七萃不移。岂意衅起非常,逮于轩陛,灾生不意, 廷及冕旒。奉讳之⽇,五情崩殒,攀号荼毒,不能自胜。 且闻之自古,代有屯剥,贼臣逆子,何世无之。至如宇文化及,世传庸品。其 ⽗述,往属时来,早沾厚遇,赐以昏媾,置之公辅。位尊九命,禄重万钟,礼极人 臣,荣冠世表,徒承海岳之恩,未有涓尘之答。化及以此下材,夙蒙顾眄,出⼊外 內,奉望阶墀。昔陪籓国,统领卫兵,及从升皇祚,陪列九卿。但本 ![]() ![]() ![]() 今王公卿士,庶尹百辟,咸以大宝鸿名,不可颠坠,元凶巨猾,须早夷殄,翼 戴朕躬,嗣守宝位。顾惟寡薄,志不逮此。今者出黼扆而仗旄钺,释衰⿇而擐甲胄, 衔冤誓众,忍泪临兵,指⽇遄征,以平大盗。且化及伪立秦王之子,幽遏比于拘囚; 其⾝自称霸相,专擅拟于九五。履践噤御,据有宮关,昂首扬眉,初无惭⾊。⾐冠 朝望,外惧凶威,志士诚臣,內怀愤怨。以我义师,顺彼天道,枭夷丑族,匪夕伊 朝。 太尉、尚书令魏公,丹诚內发,宏略外举,率勤王之师,讨违天之逆。果毅争 先,熊罴竞进,金鼓振詟,若火焚⽑,锋刃从横,如汤沃雪。魏公志存匡济,投袂 前驱,朕亲御六军,星言继轨。以此众战,以斯顺举,擘山可以动, ![]() ![]() 密见使者,大悦,北面拜伏,臣礼甚恭,遂东拒化及。 七贵颇不协。未几,元文都、卢楚、郭文懿、赵长文等为世充所杀,皇甫无逸 遁归京师。世充诣侗所陈谢,辞情哀苦。侗以为至诚,命之上殿,被发为盟,誓无 贰志。自是侗无所关预。及世充破李密,众望益归之,遂自为郑王,总百揆,加九 锡,备法物,侗不能噤。段达、云定兴等十人⼊见侗曰:“天命不常,郑王功德甚 盛,愿陛下遵唐、虞之迹。”侗怒曰:“天下者,⾼祖之天下,东都者,世祖之东 都。若隋德未衰,此言不可而发。必天命有改,亦何论于禅让!公等或先朝旧臣, 或勤王立节,忽有斯言,朕亦何望!”神⾊凛然,侍卫者莫不流汗。既而退朝,对 良娣而泣。世充更使谓曰:“今海內未定,须得长君,待四方乂安,复子明辟。必 若前盟,义不违负。”侗不得已,逊位于世充,遂被幽于含凉殿。世充僭伪号,封 潞国公。 有宇文儒童、裴仁基等谋诛世充,复尊立侗。事怈,并见害。世充兄世恽因劝 世充害侗。世充遣其侄行本赍鸠诣侗曰:“愿皇帝饮此酒。”侗知不免,请与⺟相 见,不许。遂布席焚香礼佛,祝曰:“从今以去,不生帝王尊贵家。”及仰药,不 能时绝,更以帛缢之。世充伪谥曰恭皇帝。 齐王暕,字世朏出,小字阿孩。美容仪,疏眉目,少为文帝所爱。开皇中,立 为豫章王。及长,颇涉经史。尤工骑 ![]() 暕颇骄恣,昵近小人,所行多不法。遣乔令则、刘虔安、裴该、皇甫谌、厍狄 仲 锜、陈智伟等采求声⾊狗马。令则等因此放纵,方人家有女者,辄矫暕命呼之, 载⼊暕宅,因缘蔵匿,恣行 ![]() ![]() ![]() 暕妃韦氏,户部尚书冲之女也,早卒。暕遂与妃姊元氏妇通,生一女。外人皆 不得知, ![]() ![]() ![]() 暕自是恩宠⽇衰,虽为京尹,不复关预时政。帝恆令武贲郞将一人监其府事, 暕有微失,辄奏之。帝亦虑暕生变,所给左右,皆以老弱备员而已。柬每怀危惧, 心不自安。又帝在江都宮元会,暕具法服将朝,无故有⾎从裳中而下;又坐斋中, 见群鼠数十,至前而死,视皆无头。暕甚恶之。俄而化及作 ![]() 有遗腹子愍,与萧后同⼊突厥,处罗可汗号为隋王。国中人没⼊北蕃者,悉配 之以为部落,以定襄城处之。及突厥灭,乃获之。贞观中,位至尚⾐奉御,永徽初, 卒。 赵王杲,小字季子。年七岁,以大业九年封赵王。寻授光禄大夫,历河南尹, 行江都太守。杲聪令,美容仪,帝有所制词赋,杲多能诵之。 ![]() 论曰:周建懿亲,汉开盘石,內以敦睦九族,外以辑宁亿兆,深 ![]() ![]() ![]() ![]() ![]() ![]() ![]() ![]() ![]() 部分译文 河间王杨弘,字辟恶,隋文帝杨坚从祖之弟。祖⽗爱敬。早卒。⽗杨元孙,自幼便成为儿孤,随⺟亲郭氏寄养在舅族家。武元帝与周文帝在关中树起义旗的时候,元孙在邺城,害怕被齐人杀害,于是就借舅族家的姓氏为姓,改姓郭。元孙死后,齐国被周国消灭,弘才进⼊关中。与周文帝相处得很融洽,文帝哀其不幸,替他置买田地宅院。 弘生 ![]() 房陵王杨勇,小名目见地伐。周朝时,因武元军功封为博平县侯。文帝辅政时,立为太子,官拜大将军、左司卫,封为长宁郡公。出京任洛州总管、东京少冢宰,总理已灭亡的北齐之地。后来诏回京师,晋位上柱国、大司马,兼任內史御正,统领京师所有的噤卫军。文帝接受禅让即皇帝位,杨勇被立为太子,军国政事和尚书所奏死罪以下诸事,皆令杨勇参与决策。 文帝认为山东人多流离失所,派遣使者去调查核实,又想迁移一些人充实北部边疆。杨勇上书谏阻,认为:“怀恋故土,是人与生俱来的感情。流离失所,或许多出于不得已。北齐后期,君主暗昧,时政败腐,周朝平定东夏,继之以威 ![]() 文帝常从容对群臣说:“前世帝王,沉溺于所宠幸的嫔妃,废立太子之事由此而生。朕别无侍妾,五子同⺟所生,可以说是真正的兄弟。岂会像前代那样,宠妃甚多,庶子纷纷争立,以至于亡国呢?” 杨勇颇喜爱学习,能填词作赋, ![]() ![]() ![]() 后来过冬至节,文武百官朝觐杨勇,杨勇置乐接受祝贺。文帝知道了这件事,问朝中大臣说:“近⽇听说冬至节时,內外百官都陆续去朝贺东宮太子,这是什么礼节呢?”太常少卿辛。。回答说“:对东宮来说是祝贺,不能说是朝贺。”文帝说“:祝贺改换季节,有三几十人,酌情分别去祝贺就可以了,为何让有司征召,満朝文武都聚集起来,太子穿着法定的服装置乐招待群臣呢?东宮太子这样做,大违礼法!”于是就下诏书说“:皇太子虽然位居皇嗣,但名义上还是臣子,而各地长官正冬朝贺,带着本地的贡物,另贡奉给东宮。此事不合礼法,应全部停止。” 自此以后,恩宠开始减少,疑虑阻隔渐渐滋生。其时,文帝命令选择豪強之士进⼊皇宮护卫,⾼赹奏道:“如果把強壮之士都选进来,恐怕东宮的护卫太弱。”文帝厉⾊道:“我有时要走动走动,护卫一定要雄健刚毅。太子德布东宮,手下的人何须強壮英武?如果像你对我说的那样,轮流值班的时候,护卫一直分别在东宮下巡护,与噤卫军的职责没有什么区别,岂不是多此一举?前朝的事情我很 ![]() 杨勇有许多宠幸,昭训云氏原是侍妾,礼义却与正 ![]() ![]() ![]() ![]() ![]() ![]() 自这次分别之后,晋王知道皇后已移意他人,就开始谋划争夺太子之位。于是就传唤张衡商定计策,派遣褒公宇文述深 ![]() ![]() 杨勇对晋王的计谋有所知晓,忧愁恐惧,没有什么对策。听说新丰人王辅贤会占星相,召来询问。辅贤说:“⽩虹横贯东宮之门,太⽩星袭于月宮,这是皇太子废退之象。”用铜铁五种兵器打造符咒以镇琊。又在后园中修庶人村,房屋低下简陋,太子时常在里面休息,布⾐草垫,希望能借此阻挡恶运。文帝知道杨勇心中不安,在仁寿宮召见杨素,让他去观察杨勇的动静。杨素到了东宮,悄声无息地躲在外面,没有进去。杨勇穿戴整齐等待他,他就故意不进去,用以 ![]() ![]() 晋王又命令段达私下买通东宮所宠幸之人姬威,让他将有关太子的消息,秘密报告给杨素。于是朝廷內外到处都在说杨勇的坏话,各种过失每天都传到文帝那里。段达威胁姬威说:“东宮的罪过,皇上已经都知道了。已得到密诏,定要废立太子。你若能把东宮的罪过告诉我们,就会大富大贵。”姬威就答应了。 开皇二十年(600),文帝车驾自仁寿宮御临大兴殿,对侍臣说:“我刚回到京师,理应开怀 ![]() ![]() ![]() ![]() ![]() ![]() ![]() ![]() 左卫大将军元。。谏阻道“:废立太子这样的大事,天子说过就无法更改,诏令如果颁行,后悔就来不及了。谗言没有穷尽,愿陛下详察。”元。。据理強争,声⾊俱厉,文帝不作回答。 这时姬威又上表告太子违法,文帝让姬威详细说一说。姬威回答说“:皇太子一直对臣说,其意只在骄奢,想把樊川至散关统统作为林苑。还说‘:当年汉武帝准备起造上林苑,东方朔谏阻,赐给东方朔⻩金百斤,实在可笑!我实在没有⻩金赐给这些人。若有谏阻的人,正应该杀掉,杀不过百十人,自然平息。’从前,苏孝慈被解除左卫率之职,皇太子须髯乍起,挥臂说:‘大丈夫只要活一天,就终究不会忘记这件事,一定要快意而行。’还有,宮內需要的东西,尚书多依法不给,太子便怒道:‘仆 ![]() ![]() ![]() ![]() 过了几天,有司秉承杨素之意,奏道“:元。。⾝为宿卫,常曲意 ![]() ![]() ![]() 当初,杨勇在仁寿宮参省回来,途中见到一棵枯槐树,树 ![]() 太史令袁充进言说:“臣观天象,皇太子应该废掉。”文帝说“:天象早就出现了。”群臣没有敢说话的。于是使人召见杨勇。杨勇见到使者,大惊道:“难道要杀我吗?”文帝⾝着戎装,列兵殿前,亲临武德殿,聚集文武百官站立东面,诸皇亲站立西面,引杨勇及诸子列于殿前。命令薛道衡宣读诏书,废除杨勇及其儿女为王、为公主者皆为庶人。命令薛道衡对杨勇说“:你的罪恶,人神共弃,想请求不废,怎么可能呢?”杨勇再次拜谢说:“臣理应斩首于市曹,作为后来人的鉴诫。承蒙哀怜,得以保全 ![]() ![]() 又下诏令说:“左卫大将军元。。,执掌噤卫军,委以重任,竟然包蔵祸心,离间君亲,滋长祸端,是罪魁祸首。太子左庶人唐令则,供职东宮,位居东宮僚属之首,曲意逢 ![]() ![]() ![]() ![]() ![]() ![]() ![]() 这时,文林郞杨孝政上书谏阻道:“皇太子被小人所误,不应该废黜。”文帝大怒,令人鞭挞其 ![]() 当时,杨勇认为自己无罪被废,频繁地请求面见皇上,当面申诉冤屈。皇太子杨广封锁消息,不让皇上知道。杨勇于是爬上大树叫喊,想让皇上听见,希望得以引见。杨素借机奏道“:杨勇神志昏 ![]() 文帝在仁寿宮患有疾病,皇太子⼊宮侍侯, ![]() ![]() ![]() 勇有十个儿子:云诏训生长宁王俨、平原王裕、安城王筠;⾼良娣生安平王嶷、襄城王恪;王良媛生⾼ ![]() 秦王杨俊,字阿祗,开皇元年(581)立为秦王。二年,拜上柱国、河南道行台尚书令、洛州刺史。这年杨俊十二岁。又加授右武卫大将军之职,统领关东兵。三年,改任秦州总管,统辖陇西诸州郡。杨俊宽仁慈爱,崇敬佛道,请求为僧徒,未被允许。六年,改任山南道行台尚书令。讨伐陈国的战事中,任山南道行军元帅,都督三十总管,⽔陆兵马十多万,驻扎在汉口,为上流节度。不久,授扬州总管、四十四州诸军事,镇守广陵。转任并州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 当初,杨俊颇有好名声,文帝听到后非常⾼兴。后来,渐渐奢侈浮华,违犯法令,放债出去,收取利息。文帝派人查究其事,牵连到一百多人。于是,杨俊就大修宮室,极尽奢侈华丽。杨俊很灵巧,常常亲自运斤使斧,精工巧妙的器物,都用珠⽟装饰起来。为妃子作七宝幂篱,沉重得没法戴,用马驮着而行。征用民夫,无休无止。设置浑天仪,测景表。又建造⽔殿,用香粉涂饰墙壁,⽟砌金阶,梁柱楣栋之间,绕置明镜,中间饰以珠宝,极尽晶莹华饰之美。常常和宾客 ![]() 杨俊颇为喜好女⾊,妃子崔氏生 ![]() ![]() 杨俊病得很厉害,口中含银,银子变⾊,以为中了蛊毒。病不能起,遣使者奉表⼊京谢罪。文帝责备他因失德而至此。大都督皇甫统上表请求恢复秦王的官位,文帝不答应。过了一年多,因病情严重,重又任命为上柱国。二十年六月,死于秦王官邸。文帝只是哭了几声,说:“晋王⽇前送给我一只鹿,我令人做成鹿脯,准备赐给秦王。如今秦王死了,可把鹿脯放在他的灵位前。我既已准备赐给秦王,不能失信。”文帝和皇后去看视,见大蜘蛛和大蚰蜒从枕头中爬出,找又找不见。仔细查找,知道是妃子们⼲的。杨俊所做的侈丽之物,命令统统焚烧掉。敕令送葬的东西,一定要节俭,为后世树立个榜样。秦王府的僚属请求立一块碑,文帝说:“想求名的话,一卷史书就够了,何必用石碑!如果子孙不能保家,⽩⽩地送给别人作镇石用罢了。” 妃子崔氏因为毒害秦王,下诏废绝,赐死于家。子杨浩,崔氏所生。因为崔氏被赐死,就没有能够立嗣。于是秦王之宮就没有了主人。杨俊长女永丰公主,十三岁,遭⽗丧,哀毁尽礼,丧服満后,就不再食酒⾁。每逢⽗丧之⽇就哭泣不进饭食。开府王延,生 ![]() 越王杨侗字仁谨,姿仪俊美, ![]() ![]() ![]() ![]() ![]() 宇文化及弑主造反,元文都等人议立杨侗为帝,大赦天下,改元为皇泰。谥帝号为明,庙号世祖,追尊元德太子为孝成皇帝,庙号世宗,尊其⺟刘良娣为皇太后。任命段达为纳言、右翊卫大将军、兼任礼部尚书,王世充为纳言、左翊卫大将军、兼任吏部尚书,元文都为內史令、左骁卫大将军,卢楚亦任內史令,皇甫无逸任兵部尚书、右武卫大将军,郭文懿为內史侍郞,越长文为⻩门侍郞,任以机密大事,打造金书铁券,蔵于宮中。这时,洛 ![]() 不久,宇文化及奉秦王杨浩为天子,进军彭城,所经过的城邑,多有人顺从。杨侗恐惧了,派遣使者盖琮、马公政招抚李密。李密请求投降,杨侗非常⾼兴,厚赏其使者。当即委任李密为太尉、尚书令、魏国公,令其抗御宇文化及。于是颁布诏书。令李密总戎军事,讨伐宇文化及。李密见到朝廷使者,十分⾼兴,北面拜伏,非常恭敬地行臣子之礼,于是就率兵东拒宇文化及。 七贵颇为不和。不久,元文都、卢楚、郭文懿、赵长文等被王世充杀害,皇甫无逸逃回西京长安。王世充到杨侗住所陈述理由,言辞表情都很哀伤。杨侗认为王世充特别真诚,命他上殿说话。王世充披发盟誓,表示绝无不忠之意。从此,杨侗不再参预朝政了。 王世充大破李密军,众望更加归附,就自封为郑王,加九锡,准备帝王用的仪仗,杨侗不能噤止。段达、云定兴等十人⼊见杨侗说“:天命无常,郑王功德盛大,希望陛下能遵从唐、虞之例,禅位于郑王。”杨侗愤怒道:“天下是⾼祖的天下,东都是我的东都。若隋朝德业未衰,这些话就不必说了。如果天命定有变化,何必说禅让!你们这些人,有的是先朝旧臣,有的为拯救王朝出力守节,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朕还有什么希望!”神⾊凛然,侍卫见到后都紧张得浑⾝流汗。接着就退朝,面对良娣哭泣。王世充又派人对杨侗说:“如今天下没有定安,须有年长之君主。等天下定安后,让你复位。一定要像以前盟誓的那样,决不违背。”杨侗不得已,禅位给王世充,就被幽噤于含凉殿。王世充僭越称帝,封杨侗为潞国公。 宇文儒童、裴弘基等谋诛王世充,复立杨侗。事情怈露了出去,都被王世充杀害。世充的哥哥世恽于是劝世充害杨侗,世充派遣侄子行本带着毒酒到杨侗那里说“:希望皇帝饮下这杯酒。”杨侗知道不能幸免,请求和⺟亲见上一面,没有得到允许。于是就铺席焚香拜佛,祈祷说“:从今以后,但愿不再生于帝王尊贵之家。”喝下毒酒后,不能立刻死去,行本又用布带把杨侗勒死。王世允伪谥杨侗为恭皇帝。 UgeXs.CoM |
上一章 北史 下一章 (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北史,历史小说北史大结局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李大师、李延寿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北史无弹窗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优格小说网。 |